Jesus

2025-08-18
常年期第二十周周一
玛19:16-22
有一个人来到耶稣跟前说:“师傅!我该行什么‘善’,为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
为什么问我关于‘善’?善的只有一个。如果你愿意进入生命,就该遵守诫命。”他对耶
稣说:“什么诫命?”耶稣说:“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
;应孝敬父母,应爱你的近人,如爱你自己。”那少年人对耶稣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
,还缺少什么?”耶稣对他说:“你若愿是成全的,去!变卖你所有的,施舍给穷人,你
必有宝藏在天上;然后来跟随我。”少年人一听这话,就忧闷的走了,因为他拥有许多产
业。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孩童与耶稣的相遇之后,随即出现一位不再是孩童、而是一位“青年人”(19:20)的相遇
。此人显然无法欢欣地响应天国的邀请(19:16-22;谷10:17-22;路18:18-23)。这场会
晤的结果从他对耶稣的称呼中已可见端倪:“师傅”,这一称号在玛窦福音中常见于对耶
稣怀有敌意或无法踏出门徒之步的人物。青年人与耶稣的最初对话避开了马尔谷所呈现的
基督论上的模糊性(如:“你为什么称我善?”谷10:18),而是提出了一个关于“善行”
的哲学式问题,以求得永生;耶稣的响应亦显得克制(“你为什么问我关于‘善
’?”)。
为证明他不是来废除法律的(5:17),玛窦笔下的耶稣将诫命视为进入生命的先决条件,
特别是《十诫》中与对人有关的戒命(出20:12-16;申5:16-20),并加上肋未纪
19:18:“应爱人如己”,这是对法律的总纲。
然而,这位青年渴望更进一步,寻求那超越经师与法利塞人之义德(5:20)。因此,耶稣
提出两项进一步行动,使他得以“成全”(19:21;参见5:48):变卖所有并分给贫穷的人
,然后来跟随他作门徒。如此,他将在天上积存财宝,即存放于天主那里(见6:20)。
尽管中古时期曾利用这段故事来区分所有基督徒皆须遵守的“诫命”与只针对虔诚者的“
辅劝”,其实耶稣对这位青年的要求,原本就是所有门徒的基本要求。他们应当“成全
”(5:48),他们已学会无法同时事奉天主与财利(6:24),也已舍弃一切来跟随耶稣
(4:18-22;9:9)。变卖一切,或许正是这位富有青年特殊圣召的具体实践方式。然而,
他并未跟随耶稣,反而“忧闷的走了”,因为他无法达到那拥抱天国所需的超然放下。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圣神领我回顾,多年前我向主所做的一个有关天国礼服的请求。我跟
主说:进天国时,我渴望能穿“对主忠信”的礼服。今天,这仍然是我最大的渴望。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