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07
常年期第十八周周四
玛16:13-23
耶稣来到了斐理伯的凯撒勒雅境内,就问门徒说:“人们说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
说是洗者若翰;有人说是厄里亚;也有人说是耶肋米亚,或先知中的一位。”耶稣对他们
说:“你们说我是谁?”西满伯多禄回答说:“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耶稣回答
他说:“约纳的儿子西满,你是有福的,因为不是肉和血启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我
再给你说:你是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门决不能战胜
她。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
凡你在地上所
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他遂即严禁门徒,不要对任何人说他是默西亚。从那时起
,耶稣就开始向门徒说明: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长老、司祭长和经师们受到许多痛
苦,并将被杀,但第三天要复活。伯多禄便拉耶稣到一边,谏责他说:“主,千万不可!
这事绝不会临到你身上!”耶稣转身对伯多禄说:“撒殚,退到我后面去!你是我的绊脚
石,因为你所体会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場景氣氛在此發生重大轉變。耶穌的教導,從公開的宣講進入一個更親密的圈子,開始針
對基督即將受難的主題展開內在啟示(以“從那時起”一語標誌此轉變,參4:17)。這段
經文也凸顯了伯多祿性格上的搖擺:一方面對耶穌為默西亞的信仰深厚,另一方面卻無法
接受默西亞使命所帶來的後果。
耶穌此處發出第一次預言自己的苦難(另見17:22–23;20:17–19)。耶路撒冷——一向
象徵敵對之地(參2:1,3;15:1)——如今成為他旅途的終點。作為順命之子,他必須受難
於“長老、司祭長與經師”之手,即耶路撒冷公議會(Sanhedrin)的成員。耶穌在加里肋
亞宣講時已遭受敵意,這預示了他在耶路撒冷將面對的最高潮拒絕。然而,他在被殺之後
,將於“第三日復活”(參歐瑟亞6:2)。這裡使用的是神聖被動語態:是父使子復活,藉
此宣告他是義人。
伯多祿在第22節的反對,構成了對耶穌的責斥,因而招致基督對伯多祿同樣嚴厲的回應。
耶穌所用語句(如“斥責”;“撒殫,退到我後邊去!”)帶有驅魔意味,暗示伯多祿雖
蒙天主啟示,如今卻按人情世故思考,甚至可能站在敵對耶穌者一邊。這對比在瑪竇福音
中更形強烈,因為他加上“絆腳石”一詞(skandalon,16:23;參谷8:33)。曾為磐石的
伯多祿,竟迅速變為令人跌倒的石頭。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他無法接
受十字架的訊息——而這訊息對猶太人而言,正如保祿所說,是“絆腳石”(格前
1:23)。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圣神领我注目,因拒绝接受生命中为主牺牲,被主立为教会磐石的伯
多禄,竟成为基督赎世工程的绊脚石。
跟随主,在我的生命中,亦有我必须坚忍的苦难。我求主,透过每天忠于祈祷,忠于福音
默想与默观,透过意识省察,我能盯牢他,跟紧他,忠于他。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