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6
圣周三
玛26:14-25
十二人中之一,名叫犹达斯依斯加略的,去见司祭长,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什么?”他们约定给他三十块银钱。从此他便寻找机会,要把耶稣交出。无酵节的第一天,门徒前来对耶稣说:“你愿意我们在那里,给你预备吃逾越节晚餐?”耶稣说:“你们进城去见某人,对他说:师傅说:我的时候近了,我要与我的门徒在你那里举行逾越节。”门徒就照耶稣吩咐他们的作了,预备了逾越节晚餐。到了晚上,耶稣与十二门徒坐席。他们正吃晚餐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他们非常忧闷,开始各自对他说:“主,难道是我吗?”耶稣回答说:“那同我一起把手蘸在盘子里的人,要出卖我。人子固然要按照指着他所记载的而去,但出卖人子的那人却是有祸的!那人若没有生,为他更好。”那要出卖他的犹达斯也开口问耶稣说:“辣彼,难道是我吗?”耶稣对他说:“你说的是。”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在前段有关香膏与金钱的记述之后,玛窦紧接着叙述另一段也与金钱相关的场景。至此,依斯加略的犹达斯,原本只是在十二宗徒名单中一个名字(见谷14:10–11;路22:3–6;关于“依斯加略”详见10:1–4),现在开始在苦难史中担任关键角色。
耶稣的公开宣讲,始于洗者若翰被“交付”(4:12);而现在,这段使命将终结于他被他亲自拣选的十二人之一所“交付”(26:16)。对于福音作者而言,犹达斯始终是个充满张力与困扰的人物:他因出卖主而被耶稣说成是“那人若没有生,为他更好”(26:24);但矛盾的是,他在天主救恩计划的实现中却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关于犹大的叙述可分为两部分:本段描述他最初的谈判,而27:3–10则描写他后来悔恨的转折。
唯有《玛窦福音》指出出卖耶稣的酬劳为“三十块银钱”(26:15),这正是被拒绝牧人所领的工价(匝11:12;参玛26:31)。作为对旧约预像敏感的福音作者,玛窦也可能意在唤起《创世纪》37章的图像:若瑟被自己的兄弟卖给依市玛耳人/米德杨人,为二十块银钱;发起此行动者正是犹大/犹达斯。如今,另一个“犹大/犹达斯”以更高的价码出卖了“新若瑟”耶稣,尽管这次无法避免流血。
到了“无酵节的第一天”(这是为纪念以色列人在埃及时吃的无酵饼,以及在旷野中天主赐予的玛纳,参出12:15–20),也就是逾越节前夕,耶稣与门徒开始准备逾越节晚餐(参谷14:12–26;路22:7–38)。
这顿晚餐为逾越节庆典揭开序幕,犹太人于当天下午在圣殿宰杀羔羊,傍晚则与家人共同食用。门徒前往城里某人家中准备晚餐(马尔谷记载有两位门徒前往,谷14:13)。玛窦特别强调这一事件在天主救恩计划中的意义:“我的时辰(希腊文 kairos)临近了。”(26:18)
晚餐以耶稣与十二门徒为中心(26:20),并未提及是否有其他家庭成员同席,虽在犹太家庭中这通常是默认的情形。四部福音都未详细描述逾越节仪式的关键部分:苦菜,羔羊,以及出谷纪中规定的问答程序(出12章),这些内容都被有意省略。
此外,这顿晚餐本应是庆祝民族自由的筵席,气氛却极为沉重。叙述以不祥预兆开场:耶稣预言自己将被十二人中的一位交付。他的预告使门徒们极为不安(26:22),而这层不安正预示耶稣数小时后在革责玛尼所经历的极度忧苦(26:37)。
在对话中,一道更深的对比也悄然形成:其他门徒称耶稣为“主”(κύριε,26:22),唯独犹达斯称祂为“辣彼”(רבי,希伯来文意为“我的老师”,26:25),这显示他对耶稣身份的误解或拒绝,进一步揭露他将要采取的背叛行动。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圣神领我看见,生命中我也经历了要好朋友的“背叛”。主并没有抗拒犹达斯,而是主一心服从天父,完成天父托付他的赎世工程。我也无须计较遭“背叛” 的痛,在那痛苦中,我看见有主要我完成的福传使命。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