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23
四旬期第三主日(丙)
路13:1-9
正在那时,来了几个人把有关加里肋亚人的事,即比拉多把他们的血,与他们的祭品搀和在一起的事,报告给耶稣。他回答说:“你们以为这些加里肋亚人,比其他所有的加里肋亚人更有罪,才遭此祸害吗?不是的。我告诉你们:如果你们不悔改,你们都要同样丧亡。或如史罗亚塔倒下,而压死的那十八个人,你们以为他们比耶路撒冷的其他一切居民罪债更大吗?不是的。我告诉你们:如果你们不悔改,你们都要同样丧亡。”他讲了这个比喻说:“有一个人曾将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自己的葡萄园内。他来在树上找果子,但没有找到,便对园丁说:你看,我三年来在这棵无花果树上找果子,但没有找到,你砍掉它罢,为什么让它荒废土地?园丁回答说:主人,再容它这一年罢!待我在它周围掘土,加上粪;将来若结果子便算了;不然的话,你就把它砍了。”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神义论(Theodicy),即对“为何善人受苦”的探讨,是《路加福音》中耶稣所回应的问题。关于比拉多“把加里肋亚人的血与他们的祭品搀和在一起”(13:1)的记载,目前尚未在任何古代文献中找到确切证据。然而,犹太历史学家若瑟夫斯(Josephus)记载了两起相似事件。第一件是比拉多在革黎斤山上某个宗教节日期间屠杀撒玛黎亚人(《古史》18, 85–7),第二件则记述了比拉多因挪用圣殿款项用于修建耶路撒冷的水渠,而下令屠杀反对他的犹太人(《犹太战记》2, 175–7;《古史》18, 60–2)。比拉多在犹太担任罗马总督期间,行事残暴无情。《路加福音》还单独记载了史罗亚塔倒塌的事故。除《路加福音》外,并无其他文献提及此事,尽管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东南角发现了疑似古塔遗迹。
耶稣驳斥了人们倾向于将灾祸视为天主审判的观念。所有人都是罪人,都需要天主的宽恕。门徒不应因自己未遭受同样的不幸而自鸣得意,而应反思自己的生命状况,并在面对天主审判时关注自己的灵魂。
种植无花果树并不容易,因为只有一种特定种类的雌蜂(Ceratosolen capensis)才能为其授粉,且仅在特定条件下才可完成授粉。此外,还有一种长相和行为类似的雄蜂,但其生理上无法真正完成授粉过程。无花果树通常需要两到六年才能成熟并结果,不论给予多少照料。在某个阶段,无花果树可能因年老而不再结果,即使树干和叶子仍然存活。此外,只有雌性无花果树能结果,而雄性无花果树仅能辅助授粉,其自身仅能长出不可食用的花芽。
这个比喻描述了一位主人在园中只有一棵无花果树,这降低了授粉蜂群存在的可能性。然而,有经验的园艺师可以通过嫁接结果枝来帮助无花果树结果,这似乎正是比喻中园丁的意图。
在这些条件影响下,园丁试图说服主人再给予这棵树一些时间,让它有可能结果,直到时间和淘汰过程能确定最佳的处理方式。
这个比喻象征着人的灵性状况,向人们传达了关于人心如何回应基督之爱的教训。有些人立刻回应,而另一些人则需要长时间的栽培。园丁耐心地催促无花果树结果,正如基督耐心地以爱呼唤灵魂。然而,最终,正如有些无花果树无法结果一样,有些灵魂也可能不会回应。路加在其他地方也曾提及树木和果实的比喻(3:9;6:43–44)。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圣神领我想起一位50岁的信友,一天弥撒前她找我,跟我说医学报告显示她已进入癌症末期,大约还可以活六个月的时间,她渴望为离世做准备。我佩服她,并给了她鼓励。六个月后,她去世了。我感到她很有福,能为进入永生在灵性生命上做准备。其实,不知道死期的我,今天愿透过每天主前的静心祈祷与圣事的恭领,透过省察与悔改,透过善行与刻苦为进入永生做准备。我感谢主赏赐我在世的每一天。愿我的生命能结出爱主,爱我的弟兄姊妹,那事主,荣主的果实。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