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us

2025-03-21
四旬期第二周周五
玛21:33-43,45-46

耶稣说:“你们再听一个比喻吧!从前有一个家主,培植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围上篱笆,园内掘了一个榨酒池,筑了一个守望台,把它租给园户,就离开了本国。快到收果子的时节,他打发仆人到园户那里去收果子。园户拿住了仆人,将一个鞭打了,将一个杀了,将另一个用石头砸死了。他再打发一些仆人去,人数比以前还多;园户也一样对待了他们,最后他打发自己的儿子到他们那里去,说:他们会敬重我的儿子。但园户一看见是儿子,就彼此说:这是继承人;来!我们杀掉他,我们就能得到他的产业。于是他们拿住他,把他推到园外杀了。那么,当葡萄园的主人来时,他要怎样处置那些园户呢?”他们回答说:“要凶恶地消灭那些凶恶的人,把葡萄园另租给按时给他缴纳出产的园户。”耶稣对他们说:“‘匠人弃而不用的石头,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那是上主的所行所为,在我们眼中,神妙莫测’的这句经文,你们没有读过吗?为此,我对你们说:天主的国,必由你们中夺去,而交给结果子的外邦人。”……司祭长和法利塞人听了他的这些比喻,觉出他是指着他们说的,就想逮住他;但害怕民众,因为他们以耶稣为一位先知。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这个比喻通过第二个葡萄园的比喻加剧了紧张感(亦见马尔谷福音12:1–12;路加福音20:9–19)。比喻中葡萄园与“以色列家”的联系,通过对依撒意亚先知书5:1–7的强烈暗示(种植、挖掘、酒榨、守望楼)得到明确表达。因此,这个比喻作为救恩历史的寓言:天主是园主,以色列是葡萄园,民间领袖是园户,先知是仆人(耶肋米亚先知书7:25),而耶稣则是园主的儿子。玛窦对马尔谷的记述做了些微调整,使这些联系更加清晰。许多仆人被不同程度地殴打、杀害,甚至“用石头砸死”(21:34–36;参见马尔谷福音12:2–5),这反映了犹太传统关于先知殉道和被石刑处死的记载(如编年纪下24:21;《先知传》;参见玛窦福音23:37)。园主的儿子被赶出葡萄园并被杀害,预示着耶稣在城外被钉死于十字架(21:39;27:32;参见马尔谷福音12:8)。

比喻的高潮是园户被暴力驱逐,并由“那些按时交付果实的人”取而代之(21:41)。接着引用了圣咏118:22–23,明确指出耶稣是“匠人弃而不用的石头,反而成为屋角基石”(亦见宗徒大事录4:11;伯多禄前书2:7;圣咏118亦曾在21:9被群众引用)。与之前比喻需通过解释来理解不同(如13:18–23, 36–43, 49–50),这个比喻以及前一个两个儿子的比喻(“他的比喻”,21:45)的意义十分清晰。犹太领袖(“司祭长和法利塞人”)认识到自己正是这些被取代的园户,同时也是前一个比喻中那个不听话的儿子。

对这个比喻的诠释因21:43的增补而变得更复杂(部分抄本也包括第44节,可能是抄写员为使其与路加福音20:18保持一致而添加)。葡萄园如今象征着“天主的国”,它将从那些旧园户手中被夺走,而交给“一个能结出果实的民族”(希腊文 ethnos)。这可能意味着以色列被教会取代,成为更新的以色列,或是犹太人被外邦人(希腊文 ethnē)取代。另一种解释方式保留了比喻的原始含义:司祭长和法利塞人(旧园户)将被一群新的领袖取代,即伯多禄和宗徒们(参见16:18–19;18:18)。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圣神领我看见,天主允许我经历生命中的“死亡”,为带我进入在他内的真“生命”,那活出主并活向主的宏恩。大哉!天主!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