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us

2025-01-13         

常年期第一周周一

谷1:14-20

 

若翰被监禁后,耶稣来到加里肋亚,宣讲天主的福音,说:“时期已满,天主的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罢!”当耶稣沿着加里肋亚海行走时,看见西满和西满的兄弟安德肋,在海里撒网,他们原是渔夫。耶稣向他们说:“来跟随我!我要使你们成为渔人的渔夫。”他们便立刻拋下网,跟随了他。耶稣向前行了不远,看见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和他的弟弟若望,正在船上修网。耶稣遂立即召叫他们;他们就把自己的父亲载伯德和佣工们留在船上,跟随他去了。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洗者若翰被监禁后,他的事工也随之中断,而耶稣则开始了他的公开事工。马尔谷使用了“paradidomi”这个词来描述若翰被捕的事件,这个词在描述耶稣在革责玛尼庄园被犹达斯“出卖”时也出现过(参见依53:6, 12)。这一呼应将若翰的命运与耶稣的受难联系在一起。

 

耶稣迅速来到加里肋亚,宣讲“天主的福音”。回想 1:1 中,整个故事被称为“耶稣基督的福音”。第 15 节是马尔谷最直接表达福音内容的地方:“日期已满,天主的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罢!”对马尔谷来说,对天主国临在的福音的信仰(更准确地说是“信靠”)以及对此做出的悔改,是至关重要的。

 

“天主的国”(或更动态地说,“天主的统治”)既具有传统的意味(即在整个旧约中,上主为王的概念),也带有末世的色彩(即上主的绝对统治;参考米该亚先知书 2:12–13;匝加利亚先知书 9:9–11;达尼尔先知书 7:11–14;撒罗满诗篇 17:23–35)。在像许多古代犹太人所持有的末世观中,上主的统治包括结束世界的苦难和腐败。对于马尔谷来说,上主行动的应许已经实现,而上主的统治已然临在。这一点通过动词的完成时态“peplerotai”(“已经成就”且持续成就)和“engiken”(“已经临近”且持续临近)得以体现,显示出过去完成的行为对当下的持续影响。这些词表明:“日期已经满了且持续满盈”,“天主的国已经近了且持续近在咫尺”。

 

耶稣不浪费时间,很快便开始召集福传的伙伴:在加里肋亚海岸边,他召叫了两对渔夫兄弟——西满(又称伯多禄)与安德肋,以及雅各伯与若望。他们将成为“渔人的渔夫”(参耶肋米亚先知书 16:16–18)。西满和安德肋立即放下他们的渔网,而雅各伯和若望甚至离开了他们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跟随耶稣。这种立即的回应,戏剧性地表现了他们的献身精神(可与列王记上 19:19–21 中厄里叟被厄里亚呼召的事件相比较)。

 

与古代犹太和希腊-罗马文学中的召唤故事相比,这些门徒的反应显得不同寻常。他们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动机或深思熟虑的过程,而这一点更突显了耶稣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权威。虽然看似在门徒的生活中,家庭被排除在外(雅各伯和若望离开了他们的父亲,这在当时的家庭观念中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但我们注意到,西满与安德肋,雅各伯与若望是兄弟,他们在跟随耶稣期间始终保持着兄弟关系。

 

耶稣的追随者并非完全抛弃家庭,而是对家庭的意义进行了重新定义(参见 3:20–35 和 10:17–31)。家庭成为耶稣追随者团体中的基本构成形式(参考 1:29–31)。在这一新组合中,家庭关系仍然重要,但已转向以基督为中心的团体生活。因此,耶稣的召叫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献身,也是一种共同体的重新整合,指向天国中新的属灵家庭的建立。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圣神领我回顾我的修道圣召,如同主的门徒,当主召叫我时,我没质疑或考虑的就立即响应了。这不是说我了不起,而是说主具呼召的德能。在弟兄姊妹跟随主的修道团体里,各自形成一个新的“家庭”,一个彼此相爱,共融,合作,忠心陪伴主,随主福传的团体。开始时,我的父母反对我修道,舍不得我“离他们而去”。然而最终,他们响应了主在他们内心的推动,全心支持,即便后来修会派我前去另一国家福传,他们也奉献了他们的思念。我看见主召叫我时,同时也以另一形式召叫我的父母。这荣耀在天国将会更加显明。圣达弥盎在离开家乡,去夏威夷莫洛凯岛的卡拉瓦服务麻风病患时,圣人的母亲经常坐在家里的客厅,手持苦像,望着窗外,思念儿子。最终,神父的母亲就是这么地坐着离世。今天圣达弥盎的母亲和儿子在天同享光荣。天主不就只给他召叫的人,也给他们的父母恩宠为永生而活。世上不少父母为孩子求修道圣召。是的,求啊!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