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us

一月十一日          

主显节后周六

若3:22-30

 

耶稣和门徒来到犹太地,同他们一起住在那里施洗。那时若翰也在临近撒林的艾农施洗,因为那里水多,人们常来受洗。那时,若翰尚未被投在监狱里。若翰的门徒和一个犹太人,关于取洁礼发生了争辩。他们便来到若翰前对他说:“辣彼!曾同你一起在约旦河对岸,你给他作证的那位,看,他也施洗;并且众人都到他那里去了。”若翰回答说:“人不能领受什么,除非有天上的赏赐。你们自己可以给我作证,我曾说过:我不是默西亚,我只是被派遣作他前驱的。有新娘的是新郎;新郎的朋友,侍立静听,一听得新郎的声音,就非常喜乐:我的喜乐已满足了。他应该兴盛,我却应该衰微。”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耶稣和他的门徒大概是从耶路撒冷离开,前往犹太地的乡间。经文提到洗者若翰正在靠近撒林的艾农施洗,这个地方位于犹太北部,传统上认为这里有七个泉水。耶稣和他的门徒似乎来到了靠近洗者若翰施洗的地方。

 

经文提到耶稣亲自施洗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接下来的两次记载中(3:26;4:2),我们也会看到耶稣施洗的描写。虽然福音书的早期内容中记录了一些在对观福音书中没有或不一致的事情,但耶稣在公开事工期间亲自施洗这一点是最引人注目的。在新约的其他地方,从未提到耶稣在他传道时施洗。我们反复听到的是耶稣将“以圣神施洗”,但在这里的活动显然不是指圣神的洗礼,因为正如我们在 7:37–39 所读到的,“圣神还没有赐下,因为耶稣还没有受到光荣。” 虽然 NABRE 翻译从字面上是正确的,但其解读(以及附加的注释)可能会引起误解。问题不是圣神不存在,而是因为耶稣还没有受到光荣,圣神还没有赐下。这并非指信徒的表现,而是指耶稣得荣耀后所赐的恩典。

 

那么,耶稣从事的施洗活动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并不清楚。然而,很明显,后来的一位编辑对此感到困扰,因为在 4:2 中,他否认了耶稣施洗的说法——尽管这已经在前文提到过三次!

 

随后经文突然提到,若翰尚未被投在监狱里。虽然这很明显,因为他还在施洗,但如果不是因为在对观福音书中,耶稣的公开事工,直到洗者若翰被捕后才开始(参见马尔谷福音 1:14),便没有必要提及洗者若翰的监禁。这给读者带来了另一层困惑。根据福音书中早期的内容,耶稣和洗者若翰是同时在事工中活动的。对于这些差异,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但显然它们的存在让后来的编辑感到不安。   

 

在第 25 节中,洗者若翰的门徒就洁净的礼仪与他展开讨论。这似乎是关于洗者若翰的洗礼和耶稣的洗礼之间相对价值的问题。洗者若翰的门徒向他提问,想知道他对耶稣施洗越来越受欢迎的看法。洗者若翰的回应是,耶稣的成功是因为这是天主的旨意:“人不能领受什么,除非有天上的赏赐”(第 27 节)。洗者若翰还再次强调,他不是默西亚,他只是被派遣作耶稣的前驱。因此,耶稣获得比他更多的门徒并不令人惊讶。

 

接着,洗者若翰通过新郎和伴郎的比喻再次表明同样的道理。新郎拥有新娘,而伴郎因听到新郎喜悦的声音而欢喜快乐。洗者若翰说明,他的喜乐就像伴郎的喜乐。他知道耶稣的角色必须兴盛,而他自己的角色则必须衰微。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圣神领我透过洗者若翰的话:“新郎的朋友,侍立静听”领我回忆起当年我母亲去世后,我感冒了两个月,无法康复。一位神长鼓励我向上主表达我的愤怒。然而,我感到我母亲的去世并非天主的错,也非我母亲的错。记得那年8月,在我们团体的年避静中,一天清晨5:00,我起身静坐主圣体前。突然,我感到上主来到我身边,并在神魂超拔中领我上山,去到我经常祈祷的地方。我看见在主前,我跪了下来,并说出圣依纳爵“主,请收纳”的祷词。我跟主说:“主,感谢你在过去41年中,把我的父母赐给我。他们爱了我,如今我把他们奉还给你,请主收纳。只求主赐我爱和恩宠,我心满意足。”顿时,我发现我所有的感冒症状全消失了。是的,身为主的朋友,主的净配,今天我时时侍立静听,主的声音是我的满足与喜乐。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