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25-09-30
常年期第二十六周周二
路9:51-56

耶稣被接升天的日期,就快要来到,他遂决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便打发使者在他前面走;他们去了,进了撒玛黎雅人的一个村庄,好为他准备住宿。人们却不收留他,因为他是面朝耶路撒冷去的。雅各伯及若望两个门徒见了,便说:“主,你愿意我们叫火自天降下,焚毁他们吗?”耶稣转过身来斥责了他们。他们遂又到别的村庄去了。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整部路加福音的转折点即在此节。希腊文“升去”或“被接升”(analempsis)亦可解作「死亡」。先前两次预言苦难,至此豁然明朗,耶稣深知耶路撒冷等待他的命运。路加上次提及耶路撒冷,是在显圣容时,耶稣谈及他将在那城完成的「出谷」(9:31)。《智慧篇》(3:2)证实“出谷”(exodos)可指死亡,为苦难叙述奠定文学背景。此词亦喻主引领以色列子民出离埃及之救恩行动。在此段中,福音作者描绘耶路撒冷为耶稣赴死之地,其死亡具救赎意义,犹如昔日以色列子民得救于灭命者之越过(出12:23–30)。

从加里肋亚至耶路撒冷最近之路,乃经撒玛黎雅向南直行。然犹太人与撒玛黎雅人宿怨深重,多数犹太人宁绕道约但河谷南行至耶里哥,再北上耶路撒冷。本段路加记述之行程,似介于加里肋亚与撒玛黎雅之间,经约但谷至耶里哥,再登耶路撒冷山。此处是否确为耶稣行脚之路,难以确言,然耶稣与门徒于此时遇撒玛黎雅人,实颇合叙事脉络。

四福音中,唯路加与若望(4:7–44)记耶稣主动接近撒玛黎雅人,尽管后者代表着对其使命的抗拒。路加此段明显具传教意涵:耶稣遣使先行,预备其来(9:52);若仅为途经,无须如此。然撒玛黎雅人未予接待,至少此村如此。随后他们转往他村,然居民是否撒玛黎雅人,并未明示。

雅各伯与若望两门徒对撒玛黎雅人拒绝耶稣感到愤怒与冒犯,遂根据厄里亚的传统(列下1:10, 12)发问,流露其性情(参谷3:17)。耶稣斥责二人,使其平静。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圣神领我由学者对经文的诠释看见,主在前往耶路撒冷受苦,受难的道上,仍愿向撒玛黎雅人福传。教会圣人也都向世人见证他们事主至生命最后时日的爱。死亡确实不易,我求,在我走向生命最后时刻的日子里,透过主,我仍能继续爱主,事主。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