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25-06-28
圣母无玷圣心纪念
路2:41-51

他的父母每年逾越节往耶路撒冷去。他到了十二岁时,他们又照节日的惯例上去了。过完了节日,他们回去的时候,孩童耶稣却留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未发觉。他们只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遂走了一天的路程;以后,就在亲戚和相识的人中寻找他。既找不着,便折回耶路撒冷找他。过了三天,才在圣殿里找到了他。他正坐在经师中,聆听他们,也询问他们。凡听见他的人,对他的智慧和对答,都惊奇不止。他们一看见他,便大为惊异,他的母亲就向他说:“孩子,为什么你这样对待我们?看,你的父亲和我,一直痛苦的找你。”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寻找我?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吗?”但是,他们不明白他对他们所说的话。他就同他们下去,来到纳匝肋,属他们管辖。他的母亲把这一切默存在心中。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这是路加福音中特有的一段故事,其来源可以追溯到福音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诸多资料(1:1–4)。故事的内容与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记载的十二岁撒慕尔成为先知的经历有些相似(《古史》5,348–351)。即便对于最虔诚的犹太人来说,每年都严格遵守律法规定的三大节期朝圣耶路撒冷是否可行尚不明确。经文记载玛利亚与若瑟每年都上耶路撒冷,这并不排除他们可能也参加了其他节期。路加特别提到耶稣十二岁时的这次旅程。

耶路撒冷或巴勒斯坦塔木德规定,十个男子是举行公开祈祷所需的法定人数,即“米尼安”。因此,它也将十三岁定为男孩成人的年龄。那么,路加是否希望读者将耶稣视为圣殿米尼安的一员?尽管耶路撒冷塔木德成书于公元四世纪,其来源至少可以追溯到二世纪。无论细节的准确性如何,路加似乎对当时的犹太教了解颇深,从而让读者联想到耶稣在圣殿中的时间相当于第一世纪的成人礼“巴尔·米兹瓦”。

父母寻找三日才找到耶稣,这一时间跨度预示了他在同一城市经历的受难,死亡与复活,从而构成一段首尾呼应的叙事结构,其闭合点是耶稣在耶路撒冷圣殿中讲道后被捕(22:53)。耶稣对玛利亚问题的回答(2:48–49)并非不敬,而是直截了当,这让他的父母感到困惑。随后,耶稣与他们一同回到纳匝肋,并如路加所述,服从他们。然而,这次事件向父母及读者表明,他的生命并不局限于自然关系与熟悉的地理环境。

玛利亚不断成长于她的信德中,这从加俾额尔向她报喜时就已开始。作为一位先知,她将这一事件珍藏于心,正如所有先知所做的那样,细细思量这召叫的深意。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圣神领我看,圣母‘回顾十二岁的耶稣独自留在圣殿’这段记忆的感受。相信耶稣当时的回答:“你们为什么寻找我?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吗?”为圣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本我想问:“那三天,耶稣睡在那里?他有饭吃吗?他想念玛丽亚和若瑟吗?”这些问题好像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耶稣必须和父在一起。相信那时,为圣母和圣若瑟也一样,“耶稣的走失”并不重要了,因有更重要的。

今天,在我的生命中,也有更重要的,是我须顾好的。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